2013-1-5 Took photos of the old photos on first the weekend of 2013.It is nice to appreciate the past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1976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aught Chinese Literature at WuGu Junior High School for two years.
淚濕的教鞭
刊登於世界日報
那年,我二十一歲,由臺大畢業,甄試通過成為國文老師,分發到五股國中帶初二放牛班,當時全班五十一位十四、五歲的大男生,站在一起都要我「仰」望而談,而且才小我六、七歲,他們沒把我看在眼裏,可想而知。所謂的放牛班,其實只是入學考試沒考好,但是在升學主義的制度下,他們卻成被棄的羔羊。
既然是放牛班的導師,我便該是揚鞭的牧童,但,他們在我眼中,不是牛,是玉璞,我寧願是雕琢心器的藝師。痛心的是,他們自己已習慣被看成牛,認為只有棍子才能阻嚇惡行,在一次班會後,班長呈上一枝長達三呎的藤條,要求我對不聽話的同學施以體罰,我一直拒絕使用,只將那根教鞭掛在黑板旁,試圖用鼓勵的方式改變他們,直到後來連男理化老師上課都要求我坐陣,否則他根本無法上課。記得第一次被逼著打他們時,我邊哭邊打,淚水與藤條一起揮灑,他們都愣住了,相信原來也有老師會心疼他們,才恍然大悟他們不是生來該被打的。從此,牧笛的樂章吹響,譜成我們美麗的樂章。
學業也許不是他們的專長,但責任不全在他們身上。家庭訪問時,我才瞭解課本上的知識對他們是多麼陌生的世界。眷村的孩子精靈,山裡的孩子樸實,但家裡很多沒有讀書的環境,於是我每天陪著他們留校讀書,期待他們能不放棄自己。原來學校裡只有資優班才留校加強考試的,大家都笑我白費力氣,我卻不以為忤,自得其樂。
學校在山腰上,晚讀後與他們在眺望一片燈火中踱步而下,是美。在天際彩霞中教會我騎腳踏車及說臺語,是美。在星空下坐在操場上吹口琴唱歌,是美。看著他們低首安靜地看書寫作業,最是美。
每個孩子都是一首歌,一頁詩,我每天都驚歎不已。立誠一個國字也不會,但我講解文言文時,他卻能飛快地畫出他自創的圖畫字翻譯,如果,他不是生在這個時代,他會是個文字大師。福龍帶我到他家後山去看他的好朋友們,原來是他看守的墓園,他思想的成熟大人也不及,如今他成為臺灣有名的藝術家,親手一石一木砌造古意盎然的家園茶坊。
還記得大拜拜時,他們拖著我在山中一家吃過一家,吃不完還得兜著走的熱情。還記得班上同學被其他班學生欺負,我帶著全班衝去「評理」的義勇。還記得露營時一起淋著雨講鬼故事的刺激。還記得到金瓜石夜遊搭車時,把擠不上的妹妹由窗口拖進來的驚險。還記得我的草帽被吹到海裡,他們跳下崖去搶救的感動。
最不能忘的是畢業前的合唱比賽,我不敢相信地看著五十一個大男孩,整齊肅穆地唱著我教他們的歌。那是唯一的一次我看著他們全體一動也不動地站著,全神貫注地作一件事,我想裁判也被他們感動了,於是,他們得到他們初中三年唯一的獎。當然,我的淚水又成他們取笑的對象,但是我看到他們眼中的驕傲和自信,那是他們給我最好的畢業禮物。
還記得他們才十幾歲,如今都已過不惑之年了,五十一顆珍珠已自世上消逝了兩顆。今年宗耀經由網路找到我,讓我知道他拿了博士學位,而且當了軍中司令。放牛班的博士,竟然記得的是我教他看天上的星星,和師爺爺請他吃的水餃。
不曾再帶過放牛班,也不曾再揮過藤條,我帶著它走遍天涯,提醒自己愛的力量勝過一切。「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固然是人生一樂,但是那兩年牧童生涯,卻是我心頭最美的樂章。
既然是放牛班的導師,我便該是揚鞭的牧童,但,他們在我眼中,不是牛,是玉璞,我寧願是雕琢心器的藝師。痛心的是,他們自己已習慣被看成牛,認為只有棍子才能阻嚇惡行,在一次班會後,班長呈上一枝長達三呎的藤條,要求我對不聽話的同學施以體罰,我一直拒絕使用,只將那根教鞭掛在黑板旁,試圖用鼓勵的方式改變他們,直到後來連男理化老師上課都要求我坐陣,否則他根本無法上課。記得第一次被逼著打他們時,我邊哭邊打,淚水與藤條一起揮灑,他們都愣住了,相信原來也有老師會心疼他們,才恍然大悟他們不是生來該被打的。從此,牧笛的樂章吹響,譜成我們美麗的樂章。
學業也許不是他們的專長,但責任不全在他們身上。家庭訪問時,我才瞭解課本上的知識對他們是多麼陌生的世界。眷村的孩子精靈,山裡的孩子樸實,但家裡很多沒有讀書的環境,於是我每天陪著他們留校讀書,期待他們能不放棄自己。原來學校裡只有資優班才留校加強考試的,大家都笑我白費力氣,我卻不以為忤,自得其樂。
學校在山腰上,晚讀後與他們在眺望一片燈火中踱步而下,是美。在天際彩霞中教會我騎腳踏車及說臺語,是美。在星空下坐在操場上吹口琴唱歌,是美。看著他們低首安靜地看書寫作業,最是美。
每個孩子都是一首歌,一頁詩,我每天都驚歎不已。立誠一個國字也不會,但我講解文言文時,他卻能飛快地畫出他自創的圖畫字翻譯,如果,他不是生在這個時代,他會是個文字大師。福龍帶我到他家後山去看他的好朋友們,原來是他看守的墓園,他思想的成熟大人也不及,如今他成為臺灣有名的藝術家,親手一石一木砌造古意盎然的家園茶坊。
還記得大拜拜時,他們拖著我在山中一家吃過一家,吃不完還得兜著走的熱情。還記得班上同學被其他班學生欺負,我帶著全班衝去「評理」的義勇。還記得露營時一起淋著雨講鬼故事的刺激。還記得到金瓜石夜遊搭車時,把擠不上的妹妹由窗口拖進來的驚險。還記得我的草帽被吹到海裡,他們跳下崖去搶救的感動。
最不能忘的是畢業前的合唱比賽,我不敢相信地看著五十一個大男孩,整齊肅穆地唱著我教他們的歌。那是唯一的一次我看著他們全體一動也不動地站著,全神貫注地作一件事,我想裁判也被他們感動了,於是,他們得到他們初中三年唯一的獎。當然,我的淚水又成他們取笑的對象,但是我看到他們眼中的驕傲和自信,那是他們給我最好的畢業禮物。
還記得他們才十幾歲,如今都已過不惑之年了,五十一顆珍珠已自世上消逝了兩顆。今年宗耀經由網路找到我,讓我知道他拿了博士學位,而且當了軍中司令。放牛班的博士,竟然記得的是我教他看天上的星星,和師爺爺請他吃的水餃。
不曾再帶過放牛班,也不曾再揮過藤條,我帶著它走遍天涯,提醒自己愛的力量勝過一切。「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固然是人生一樂,但是那兩年牧童生涯,卻是我心頭最美的樂章。
My first class 30 years Reunion
三十年後相聚
1978 到台中北新國中任導師,教國語,也帶女童軍
1981 到台北縣江翠國中任舞蹈實驗班導師,教國語,也教也教音樂,歷史
1983 到美國念書結束在台八年教師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