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的「癡」到講書的「呆」
郭曼麗
(刊登於慈航月刊)
第一次「聽」這本書,是二十八年前的椰林大道上。臺大晨曦社的學姊每週一次在月色中為我們一群新生揭開佛學的神秘,講的人是誰,已不復記憶,但內心所受的震撼與啟發,不但影響了我的一生,更造福了與我同行的一切。雖然當時輕狂,自稱只為佛學,不為學佛,但曙光既啟,終教人難返晦暗。
近三十年後,機緣到了有人要聽我講英文佛學的的今年,我自然把最珍視的記憶翻出,希望也能為人開一扇心靈的窗。只是,書還是同樣一本書,法還是一樣的法,聽書的「癡」人,卻已成了講書的「呆」人。
What the Buddha Taught? (佛陀的啟示)一書的作者Dr. Walpola Sri Rahula是一位錫蘭比丘,他揭櫫佛教所謂的解脫,全賴個人對真理的自覺,而不是靠外力的恩典。信是「知、見、瞭解」的問題,而不是「信仰」的問題,對於當時熱切追求真理的年少的心,自然是嚮往莫名的。但憧憬「海枯石爛終不悔」的愛情,卻是情竇初開少女的癡迷,於是,佛陀勸人洞悉萬事無常、無物真有的智慧,卻成了當時不敢面對的課題。日子在清醒與癡迷中掙扎著,聽書時的清明,稍時便沉淪在花言巧語中,自以為能創神話似的宮殿。
加上當時大學生學佛的風氣初開,記得參加第一屆大專佛七時媒體沸騰,父母在報上看到我不食人間煙火去了,還囑咐護花使者們多加引誘。儒家教條下的成長,萬事看得千般重,尤其對「是」與「非」的兩極觀,更讓自己只能在「喜苦」與「悲苦」中懸盪,無法跳出世俗的桎梏。於是在外因、內力的不足之下,將「學佛」與「現實生活」截然劃分,聽書成了一件竊喜的判逆,「佛陀的啟示」也只能是「正常」行逕外的秘密內心探索。
三十年來,「佛陀的啟示」一直是承載著我渡過業海的法筏。當我一路顛簸行來,逐一醒悟「一切所受,皆由無始貪嗔癡」而來時,竟也發現支撐我最強的力量是這份「觀照如實」的自在。多年前陷入人生谷底時,媽媽說:「我真不知道你這樣的年紀,怎會有這樣達豁的心。」我真想告訴她心和年齡無關,有些人生生世世也跳不出來,如果沒有覺醒的種籽,沒有適時的風雨。
三十年來的經歷,將書中所講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由知識上的認同,漸漸化為我內心的體認。年少時所想的人生無常,只是事件的轉移,逐漸可以感受到念念的生起幻滅。年少所想的苦,是以世情衡量的苦,逐漸以宇宙時間洪流中的大觀來看。年少時許多人事的困惑怨懟,逐漸能看清是業力的牽繫。回想過往,事事痴迷執著,執著得失、執著人我、執著是非黑白,痴守著自設的公理正義。這本書在我心中種下的種籽,使我漸行漸脫去自以為是的聰明,漸螁去對外在的重視,漸斷離喜愛的藝文寄情,這一切一切外人所謂的「冷漠」,不是忘情,不是麻木,只是沉澱了,只是內斂了,只是看到如實的一面了,於是學習走向樸質的呆氣。
雖然社會上學佛的風氣普遍了,佛學的著作也俯拾可得,但是英文佛學書中能將基礎佛法言簡意賅地介紹,用深入淺出的例子作做生動比喻的,仍屬我心中瑰寶--What the Buddha Taught? 身為老師,當然希望將最重要的與學生分享。於是老書重讀的我,不但逐字研讀,在義理之外還須時常請教無一法師,期望也提昇自己。每次上課,面對迎來的真摯虔誠,我彷彿看到一波波浪花在礁岩間破碎,一顆顆晨露在舒展的葉片上甦醒,我知道他們是來成就我的。當他們跟著我一句句覆誦的時候,我像聽著暮鼓晨鐘的旅人,邁步走向不憂不懼的未來。所以,我與學生們總在下課時互相稱謝。
由聽書的「癡」,到講書的「呆」,不在計劃中,曲折走來,隨緣隨喜。What the Buddha Taught? 這本書,推薦給您!
郭曼麗
(刊登於慈航月刊)
第一次「聽」這本書,是二十八年前的椰林大道上。臺大晨曦社的學姊每週一次在月色中為我們一群新生揭開佛學的神秘,講的人是誰,已不復記憶,但內心所受的震撼與啟發,不但影響了我的一生,更造福了與我同行的一切。雖然當時輕狂,自稱只為佛學,不為學佛,但曙光既啟,終教人難返晦暗。
近三十年後,機緣到了有人要聽我講英文佛學的的今年,我自然把最珍視的記憶翻出,希望也能為人開一扇心靈的窗。只是,書還是同樣一本書,法還是一樣的法,聽書的「癡」人,卻已成了講書的「呆」人。
What the Buddha Taught? (佛陀的啟示)一書的作者Dr. Walpola Sri Rahula是一位錫蘭比丘,他揭櫫佛教所謂的解脫,全賴個人對真理的自覺,而不是靠外力的恩典。信是「知、見、瞭解」的問題,而不是「信仰」的問題,對於當時熱切追求真理的年少的心,自然是嚮往莫名的。但憧憬「海枯石爛終不悔」的愛情,卻是情竇初開少女的癡迷,於是,佛陀勸人洞悉萬事無常、無物真有的智慧,卻成了當時不敢面對的課題。日子在清醒與癡迷中掙扎著,聽書時的清明,稍時便沉淪在花言巧語中,自以為能創神話似的宮殿。
加上當時大學生學佛的風氣初開,記得參加第一屆大專佛七時媒體沸騰,父母在報上看到我不食人間煙火去了,還囑咐護花使者們多加引誘。儒家教條下的成長,萬事看得千般重,尤其對「是」與「非」的兩極觀,更讓自己只能在「喜苦」與「悲苦」中懸盪,無法跳出世俗的桎梏。於是在外因、內力的不足之下,將「學佛」與「現實生活」截然劃分,聽書成了一件竊喜的判逆,「佛陀的啟示」也只能是「正常」行逕外的秘密內心探索。
三十年來,「佛陀的啟示」一直是承載著我渡過業海的法筏。當我一路顛簸行來,逐一醒悟「一切所受,皆由無始貪嗔癡」而來時,竟也發現支撐我最強的力量是這份「觀照如實」的自在。多年前陷入人生谷底時,媽媽說:「我真不知道你這樣的年紀,怎會有這樣達豁的心。」我真想告訴她心和年齡無關,有些人生生世世也跳不出來,如果沒有覺醒的種籽,沒有適時的風雨。
三十年來的經歷,將書中所講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由知識上的認同,漸漸化為我內心的體認。年少時所想的人生無常,只是事件的轉移,逐漸可以感受到念念的生起幻滅。年少所想的苦,是以世情衡量的苦,逐漸以宇宙時間洪流中的大觀來看。年少時許多人事的困惑怨懟,逐漸能看清是業力的牽繫。回想過往,事事痴迷執著,執著得失、執著人我、執著是非黑白,痴守著自設的公理正義。這本書在我心中種下的種籽,使我漸行漸脫去自以為是的聰明,漸螁去對外在的重視,漸斷離喜愛的藝文寄情,這一切一切外人所謂的「冷漠」,不是忘情,不是麻木,只是沉澱了,只是內斂了,只是看到如實的一面了,於是學習走向樸質的呆氣。
雖然社會上學佛的風氣普遍了,佛學的著作也俯拾可得,但是英文佛學書中能將基礎佛法言簡意賅地介紹,用深入淺出的例子作做生動比喻的,仍屬我心中瑰寶--What the Buddha Taught? 身為老師,當然希望將最重要的與學生分享。於是老書重讀的我,不但逐字研讀,在義理之外還須時常請教無一法師,期望也提昇自己。每次上課,面對迎來的真摯虔誠,我彷彿看到一波波浪花在礁岩間破碎,一顆顆晨露在舒展的葉片上甦醒,我知道他們是來成就我的。當他們跟著我一句句覆誦的時候,我像聽著暮鼓晨鐘的旅人,邁步走向不憂不懼的未來。所以,我與學生們總在下課時互相稱謝。
由聽書的「癡」,到講書的「呆」,不在計劃中,曲折走來,隨緣隨喜。What the Buddha Taught? 這本書,推薦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