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OREVER LEARNER 永不停止的學習是我的快樂

2012-11-09 幫助颶風受害者 Hurricane Sandy Assistance Workshop in Chinatown

2012-11-9 Only slept 3 1/2 hours last night due to translating the SBA Disaster Assistance Fact Sheet and Flyer to Chinese. From 9:50 to 11:20am met and gave a presentation to a Chinese delegation from Anhui. At Chinese Consolidated Benevolent Assoc. from 1:40pm to 4:30pm to help the Emergency Relief Workshop with translation. Thanks to Michele B. Peacock, I finally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help. Congresswoman Nydia Velazquez organized the event with Council Member Margaret Chin and many organizations. 昨晚因為幫忙翻譯災難貸款簡介只睡了三個半小時, 歲月不饒人, 覺得很累。 早上接待安徽的代表團, 下午去中華公所替災難救助說明會做翻譯,有超過三百人來,座無虛席。感謝 Michael 給我這機會服務社區!

The Chinese delegation from AnHui.
Thank Robin for making copies of the materials for the workshop in the afternoon.
Ira from Pace SBDC and Michael from SBA Disaster Office.
With Michael and Council Member Margaret Chin.
They had been working hard and deserved some appreciation from the community.
Walking back to the office.
Columbus Park in Chinatown.

My office is on the 31st floor of this building.
Following are the 11/10 news clips about the event. 1. World Journal 災後貸款講座 商家民代舌戰 記者羅慧琪紐約報導 「我們很現實的,直接給我們每人500元吧!這些都是官方話,對我們沒有實際幫助!」9日在紐約中華公所舉行的風災貸款講座再成曼哈坦華埠小商家怒吼的平台,小商家不滿的是當局在災後只提供貸款,不能給他們補助,而主持講座的國會眾議員維樂貴茲與出席的市議員陳倩雯一度與小商家展開舌戰,同是民主黨人的二人解釋,她們知道小商家需要的是補助,但相關法案受國會的共和黨人阻撓,維樂貴絲說:「要是希望有補助,下一屆投票把更多民主黨人送去國會吧」! 9日在講座與維樂貴絲、陳倩雯針鋒相對的小商家多數是8日在美東聯成公所的送毛毯活動上已砲轟過政府的同一群人士,出席講座的還有來自華埠毗連的小義大利餐館老闆,他們與華埠小商家的問題及需求也一樣,就是希望不要貸款,直接能獲補助,並希望政府能從長遠幫助重振社區經濟,但這幾名小義區商家的態度更溫和。 有老闆向維樂貴絲說,九一一發生後的聖誕節,政府在小義區舉行活動,他們的生意馬上被刺激起來,要是現在政府能安排同類活動,相信亦能帶動經濟。維樂貴絲及陳倩雯臉帶笑容回答說「沒問題」,但這一點即時被華埠小商家攻擊。「香港站」老闆黎子峰說:「你說會搞活動,到底是哪個機構會搞活動,有風的時候這些什麼僑團都關門!」「萬有書局」老闆李國威也說:「你們這些人都走了的時候,我們去哪裡要幫忙?陳倩雯說我們可以去她辦公室,我們這裡有300人,300人都衝進她辦公室嗎?」 中華公所主席吳國基亦沉不住氣,面對連日被外界抨擊包括中華公所這龍頭在內的僑團在風災時都大門深鎖,讓年老的僑胞喝口水、如個廁,甚至只是提供一個讓他們在沒水、沒電的幾天聚在一起、感覺安心的地方都沒有做到,吳國基站起來拿起麥克風說:「我宣布中華公所每天早上10時開放為僑胞填表」。而咬住500元不放的「老正川」老闆娘朱太太表示,當局去向他們介紹怎樣申請貸款都是「空的東西」,「我們都很現實,九一一以後我們都馬上有500元,現在也這樣發給我們吧!」 小商家與民選官員爭持不下的是,陳倩雯認為既然這些貸款已公開給小商家申請,他們應主動去填表,維樂貴絲說她知道小商家需要的是補助,她在國會支持通過向小商家發放緊急補助的法案,「但共和黨人不明白,他們不支持,這就是現實」。維樂貴絲並指出,現在國會面對預算短缺,要是小商家要求獲補助,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的經費便會減少,這等於犧牲下一代,維樂貴絲問小商家願不願意這樣做?小商家希望的是當局對症下藥,有專門為華埠小商家提供的服務,而且不是三天兩頭的補助,是一個長遠的計畫。 譬如「香港站」老闆黎子峰說,小商家申請貸款後,人流還是不回來,那有什麼用呢?當局應增加停車位、開放長巴站。「萬有書局」老闆李國威亦說,華埠有許多小商家需要援助,當局應在華埠開放專門辦公室,「說來說去還是填表,我是大學生,要填表、要資料,網路上面都有,要你們解釋的話,我們不如請DJ在電台做廣播。」 一心去講座「學習」的美國華人餐飲業協會主席陳鍵榕近日接到不少會員的求助電話,所以他希望從講座帶一些有用的資料回去給這些會員,但除講座中途陳鍵榕打起瞌睡外,講座結束後他被問到「學到什麼?」,他搖搖頭說:「我只是知道政府只有貸款,沒有補助,貸款對我們沒有用」。
2.The Epoch Times 11/9 【大紀元2012年11月09日訊】(紐約訊)颶風吹襲紐約造成許多小商家和居民遭受嚴重損失,經由市議員陳倩雯多方聯繫國會眾議員維樂貴絲,安排這次由聯邦中小企業管理署,聯邦急難管理署,紐約市商業輔導中心,紐約市經濟發展局,下東城商業改進區,第三社區和紐約中華公所合作舉辦「拯救風災小商業」講座。 這次講座將由國會眾議員維樂貴絲,紐約州眾議長蕭華、州參議員史葛靜、州眾議員卡凡納、紐約市議員陳倩雯、市議員曼德玆以及聯邦政府多個機構提供有關緊急貨款及救災諮詢服務,歡迎民眾前來詢問。 講座時間由9日下午二時至五時, 地點﹕勿街62號中華公所中山紀念堂。
3. The Epoch Times 11/10 拯救風災小商業大會 災民:損失更甚9/11
香港站車仔面老板黎子峰向民選官員討復甦華埠的長期方案。(攝影﹕蔡溶/大紀元) 【大紀元2012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由市議員陳倩雯聯合國會眾議員維樂貴絲召集的「拯救風災小商業」說明會﹐11月9日在曼哈頓華埠中華公所禮堂舉行﹐組織聯邦中小企業管理署(SBA),聯邦急難管理署(FEMA),紐約市商業輔導中心,紐約市經濟發展局(EDC),下東城商業改進區等多個政府部門﹐為災區小商戶提供有關緊急貨款的各方面信息﹐400多位災民到場。 ●FEMA﹕災民應儘快登記 申請聯邦救助 聯邦急難管理署代表呼籲受災者應儘快向FEMA登記申請聯邦救助﹐家庭和個人受災者可以向FEMA申請臨時住房的房租費用,搬家費﹐房屋修理,傢具、車輛、藥物等重要家庭用品和其他個人財產的損失,以及因風災而失業的失業補助。FEMA還提供無保險而致損失的低息貸款。 建議受災戶聯絡保險公司的同時﹐也向FEMA登記填表申請風災損害賠償﹐注意拿到保險公司拒絕賠償的信件後﹐FEMA會支付沒有保險賠償的資產損失。 下東城商業改進區代表陳作舟表示﹐紐約州長已經委派專員全天候坐鎮華埠共同發展機構﹐協助有需要的災民在網上申請FEMA補助﹐華埠共同發展機構地址﹕曼哈頓聖詹士街60號(60 St. James Place)。 ●SBA﹕申請最高200萬貸款 21天內出結果 聯邦小企業管理署的急難救助部門公共事務專員Michael Peacock說﹐該貸款由國家拿出來﹐與通常銀行的貸款不同﹐利息非常低﹕屋主和房客的貸款利率可低至1.688%的,非牟利組織的貸款利率為3%,小型企業的利率則是4%,還款期最長可達30年。 例如華埠的餐館﹐即使沒有直接受到淹水,但是冰箱裡的食物因為斷電變壞﹐或者關門不能營業﹐生意受到影響的可申請經濟災難貸款。無論甚麼規模的企業和私營非營利組織,最多可借兩百萬美元修理或更換損坏或摧毀的房地產,機械及設備,存貨和其他業務資產。房主和租房者有資格申請修理或更換損坏的個人財產的災難貸款至四百元。 Michael Peacock強調﹐商家不要因為曾在銀行申請過貸款被拒絕就以為自己沒資格﹐SBA款項最重要不是看信用分數﹐而是目前的營業情形﹐貸款條件具彈性﹐根據每個申請人的財務狀況而定﹐應儘量申請。文件齊全的﹐申請後21天內可以得到結果。 他說﹐程序上災民應先向FEMA註冊﹐由FEMA決定推薦災民向SBA申請即時救援貸款﹐若SBA發現不符合資格者﹐退回FEMA後﹐由FEMA再決定其他的資源。 ●紐約市商業輔導中心及EDC﹕申請最高2萬5千貸款 10天內出結果 紐約市商業輔導中心代表說﹐紐約市的救災方案主要提供給員工少於100人的小商業﹐貸款最高額不超過2萬5千元﹐頭6個月零利息﹐接下來兩年的利息1%﹐業主需提供2011年商業稅表等﹐另外中心也可以協助申請身分文件補發、房屋整修的許可證等。 EDC代表介紹﹐業主房屋淹水需要修理或更換損坏或摧毀的房地產,机械及設備的﹐可申請該中心出具信件﹐免征上限10萬元的營業稅。更多資訊可查網站﹕www.nycedc.com/backtobusiness。 ●颶風留後遺症 華埠商戶討復業之計 會議進行到問答部份﹐災民接二連三的提問。中華總商會董事長于金山表示﹐華埠風災後的損失更甚於當年的9/11﹐因為停電﹐食物被浪費﹐電話網絡都不通﹐現在雖然恢復電力﹐但是生意冷清﹐沒有收入面對昂貴的租金、員工的工資,業主們焦頭爛額。他提出FEMA在華埠中華公所設辦公室﹐除了服務不做生意的受災屋主外﹐特別需要幫助受災的小商家們。 華埠勿街老正興餐館的老闆娘朱太太大聲疾呼「能否像911一樣﹖﹗(當時)政府馬上給我們每個員工500元現金補助﹐一個月後再給2,500元﹐每人共補助3,000元。」國會眾議員維樂貴絲答覆﹐她已向國會提出現金補助的計劃﹐但是國會投票時被否決。 香港站車仔面老板黎子峰說﹐唐人街每日流失客源﹐除了上述短期方案外﹐唐人街眼下更重要的是如何讓生意回來﹐著手解決長巴、旅游巴士的停靠站﹐以及華埠停車難的問題等﹐把遊客和生意帶到唐人街來﹐這需要跨機構合作並團結所有社區團體的力量,現在重要的是誰來整合、如何做﹖
會場氣氛逐漸火爆﹐最後在一片紛亂聲中結束﹐留下來的商家圍著陳倩雯﹐繼續申訴他們的難處和意見。 (責任編輯:索妮雅)
4. Sing Tao Daly 大約200位商界人士在中華公所聆聽當局介紹賑災內容,但大多失望而回。   本報記者王鏑紐約報道:眾多政客與各級政府代表昨(9日)雲集中華公所大禮堂,介紹各個抗災援助計劃,活動吸引大約有200位來自商界的民眾出席,但是因為援助只是低息貸款,而非補助,因此令到許多人大失所望。更重要的是,商家直指華埠經濟吊鹽水十年,即使過了這關也是難保明日,紛紛要政客與拿政府錢的社區機構交出一個長遠復興方案。   商家們雖然背景不同,但都有相同的憤怒,擺也街老正川的老闆娘諸太太在聽貸款介紹時便已很不耐煩,最後也是由她率先發炮,她指著台上的講者斥喝:「你們講了一大堆,但我們不是要借貸,我們是要直接的補助,就像911之後,給我們每個員工發500元,我們都很現實的。」她的講法獲得台下很多商家贊同,其中陳鍵榕便說,「有借有還,誰都想要直接的補助。」另一位也補充說,「華埠的銀行體系長年有達到60億元現金,水頭充足,政府申請條件複雜,誰會舍易取難?」   不過,國會議員維樂貴絲則將問題推諉給共和黨,指自己已經在國會提案撥款,但被共和黨封殺。她指下周新會期開始,將再次提出補助草案,希望商家忍耐。   香港站麵店的老闆黎子峰則接力,他指風災的損失已追不回來,但是華埠經濟如一池死水,將來何去何從,商家仍然要繼續支付房租、水電、人工,「究竟政客、公所、社區機構、B.I.D.(商業改進區)有什麼方案?」市議員陳倩雯雖然硬接招,但華端口經濟有結構性死結,更非她的專長,最終陳倩雯無法提供任何實質答案,台下的商家情緒更激動,勿街味覺廚房就叫了出來:「否則你下次再開會就沒有人來啦。」意指大家都已關門大吉。   陳倩雯又指關於貸款的數據商家日後可往她的辦公室求助,但是孔廈萬有文具店的老闆李國威則不滿地說,「如果是填表,我們自己上網就可以。」或者政府單位指這些訊息印在媒體即可,商家這次的損失從貨物到營利難以估計,大家想要知道路要如何走下去。他並希望,借著今次風災,商家們能夠同舟共濟,一起思考未來。   事實上,風災一事的確勾起了對華埠經濟的反思,包括交通政策未能吸納遊客、房屋政策排擠中產華裔第二代,削減了兩大高消費人群,而其他華人社區先後成立,分薄需求,但是要解決這些結構性的問題牽涉到幾個大型華埠機構的利益。套社區人士張英瑛的一句話:「既得利益者不容易放手。」   昨天多個社區機構代表在場,包括清潔外還未見其他成績的商業改進區總監陳作舟、透過平價屋政策變成華埠大地主的亞洲人平等會總監瞿遠義、雖然代表商界利益但無為多年的中華總商會董事 5. Ming Bao